【要闻】
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些重要论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5个“必由之路”,揭示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在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又提出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展望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5个“必由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这些重要论述,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有机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必将持续转化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7日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防控疫情的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强调,坚持就是胜利。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会议指出,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的防控指导,快速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
会议强调,要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要加快疾控体系改革,扩大重点人群监测覆盖面,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要压实口岸地区防控责任,充实口岸防控力量,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补齐短板弱项,筑牢外防输入防线。要加强学校等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压实主体责任,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掌握防疫知识,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加强自我防护,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工作。要加强疫苗接种科普宣传,推进加强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接种率,筑牢群防群控防线。要统筹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及时向社会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提高防疫本领。要加强组织领导,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疫情较为严重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作用,深入防控一线,深入群众,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强化督查问责,对失职失责导致疫情失控的要立即依纪依规查处,严肃问责。
【疫情防控】
老年人疫情防控知识
一、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前往(比如老年人常去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应这样做好防护:
1.提前列好清单
购物前,尽量提前列好物品清单,减少在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逗留时间。
2.配合健康监测
在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入口处配合做好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3.做好个人防护
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多的摊位和难以保持1米以上间距的摊位购物时,应当佩戴口罩;挑选商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时建议佩戴手套;结账时优先采用扫码付费方式结账。
4.注意个人卫生
手未清洁前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等;尽量减少触碰门把手、货架、摊位等公共物品表面,触摸后需及时进行手卫生;离开市场后应当及时进行手卫生。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
二、尽量减少聚集
老年人多喜欢聚在一起聊天、打麻将等,疫情期间,特别是近期全国疫情多点爆发,提醒老同志:尽量少外出、少串门,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护。
三、注意正确佩戴口罩
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线,在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1米)时应正确佩戴口罩。但是注意:戴口罩不是万能的,世卫组织提醒:仅仅佩戴口罩不足以遏制病毒!仅戴口罩,却没有做到经常洗手或者用没洗过的手摸脸的话,你仍然有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如果戴了口罩但没有正确地戴上或者取下,你仍然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注意:口罩要及时更换,口罩为一次性用品,如果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并正确处理丢弃,切勿重复使用。
注意:不建议老年人使用N95或KN95等防护口罩
因为N95或KN95等防护口罩密闭性太强,呼吸阻力较大,长期佩戴后可能出现缺氧而导致的胸闷、气短、憋喘等呼吸困难症状。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谨慎。
四、每天开窗通风
建议老年人这样做:
每天最好开窗通风3次,每次最好半小时以上;
可以选择在上午、下午气温较高的时候开窗通风;
不要一下子打开全部窗户,可以逐个房间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衣物,尽量避免穿堂风。
五、注意及时就医
新冠肺炎早期症状难以鉴别,临床表现以 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老年人日常要密切留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有上述症状,第一时间做好自我隔离,并告知家人,尽快就医。
就医时选择就近的、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热需前往 发热门诊),就医时要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前往医院途中要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就医时,老年人和家属应如实告知医生患病情况,尤其是发病前14天曾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时,要主动告知医生,以助于医生诊断。
最后,提醒老同志,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权威信息,不轻信、传播非官方渠道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