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交流互鉴、研究问题、明确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12月4日下午,学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2020年下半年党支部书记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王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全体党总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和党口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韩承辉主持。
会上,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机关党总支部第六党支部、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的4位支部书记作为代表,根据各自在践行分类党建思想中的角色定位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功能侧重,就本支部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中心工作开展”方面的举措、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详细汇报。
听取汇报后,王建明对各党支部积极落实基层党建责任,结合各自党建工作定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的亮点、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并深刻总结了基层党建水平稳步提升的三条有效经验:跟进理论知识学习,做好学用转化;强化分类党建思想,深度践行理念;发挥党建“红色引擎”拉动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王建明从“国际国内新形势”和“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新阶段”两个维度精准研判了“十四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要在“两个大局”中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个方面,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是学校打赢新型大学建设基础工程攻坚战、推进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要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目标任务:一是全力争取2023年列为省硕士点建设培育单位;二是“远学山东理工大学,近学常州工学院”,做好“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和“服务地方、服务市县开放大学、服务校友企业三结合”两篇大文章;三是坚定不移引进35岁以下年轻博士、坚定不移坚持学术导向、坚定不移坚持考核导向;四是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以高水平的教学促进高水平的科研。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三个“新”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十二项基础工程”为有力抓手,明形势、辨方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竞争性挑战,主动服务和对接地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在引领行业进步和区域发展中承担新使命,走稳走好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的奋进之路。
王建明强调,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最基本单元,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他表示,学校党委将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聚焦基层思考谋划、围绕基层精准发力、盯住基层久久为功,真正激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针对新发展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如何书写好“十四五”党建开篇第一章,王建明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紧扣主责主业,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要加强学习研究,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用新思想武装党员头脑,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要突出政治功能,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强化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责任,既要当好领头雁,又要将党员意识树立起来,督促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将自己摆进去、将工作摆进去、将职责摆进去”,真正做到“从业务看政治、从问题看责任、从现象看本质”,形成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党建工作机制。
二是要围绕中心抓党建,创新合作共建新机制。机关党建要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和学院重点工作,发挥牵线搭桥、协调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以帮扶分管校领导联系的学院为重点的对接帮扶机制;学院党建要在做好“三结合”的基础上,谋划利用好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将学院发展与区域建设相融合,以项目化方式开展党建和业务合作,实现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建要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确保离退休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着力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拓展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三是要打造品牌,树典型特色。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心工作更加有为,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带领师生投入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工作生活中充分彰显;要突出优势,加强合作,积极培育特色品牌;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书记陆景荣发言
12月8日上午,江苏省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基金会理事长王建明主持会议。与会人员就《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暂行工作条例》、《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捐赠管理暂行办法》、《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四个制度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表决通过。
王建明肯定了各位理事和监事的辛勤工作,他表示基金会相关管理制度的出台将为实现我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针对基金会的下一步工作,王建明强调,一是全校各部门能够更多地关心、支持基金会的工作,共同协作,使基金会不断壮大。二是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广募资金,保证资金数量的持续增加,为实现基金会助学助教助校的宗旨和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希望基金会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管好、用好每一笔钱,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力和作用。四是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汇聚社会办学力量,凝聚优秀校友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高水平开放大学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五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基金会规模,拓展基金会效益。
为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水平,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部第二、第三党支部对照《全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六有一提升”达标创优办法》要求,全面完成了党支部达标创优工作,经校党委审查通过报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工委申报达标。2020年12月8日,中共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达标复核审查工作组对我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达标创优情况进行了复核。达标复核会在定淮门校区综合办公楼404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益彬,组织部部长韩承辉,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部书记丁乐声,申报达标支部书记和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张益彬代表校党委对检查组莅临学校检查工作表示欢迎,他向检查组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重点介绍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情况。丁乐声结合“六有一提升”达标创建要求,向检查组汇报了建设思路、总体安排及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相关情况。退休支部书记陆景荣、余宁对本支部班子建设、工作开展、学习活动、作用发挥等情况做了全面汇报。
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复核组分别与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进行交流,查阅相关工作台账资料,现场察看离退休党员活动阵地,并对照《全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六有一提升”达标创优标准》核实加减分项目。
复核程序完成后,检查组成员之间经过充分沟通和交换意见,由省教育厅老干部处副处长何保安代表检查组反馈意见。复核组对我校离退休干部支部建设给予高度认可,认为支部班子坚强有力,工作开展扎实有效,作用发挥显著,对退休支部书记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能力水平给予高度评价。两个支部最终审核得分均为96.5分。
近年来,我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充分调动和激发老同志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强化离退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
12月9日下午,江苏省社科联组织召开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启动会。会上宣读了《关于设立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的通知》,我校“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获得立项,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为协同创新基地授牌。校长崔新有教授参加会议。
会上,5家基地负责人应邀发言。校长崔新有教授作为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在发言中交流了我校协同创新基地的工作方案:一是围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法治保障、社会教育、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等五个研究中心,聘请国内一流专家担任智库成员,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研究;二是紧扣国家和江苏战略发展需要,发布年度重点选题,及时提交决策咨询报告;三是打造高水平研究交流平台,组织专业学术研讨,筹建专业学术期刊,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四是加强与省政法委、省民政厅以及相关大数据中心协作,筹备发布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年度发展报告。他表示,我校社科研究工作将以基地的获批为契机,加强应用研究,不断努力,积极进取,让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这个研究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
今年暑期,省社科联启动协同创新基地申报工作后,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认真组织、精心准备,整合了浦口经济开发区及腾讯大苏网等资源,成功申报并获立项,这对我校智库建设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地将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学校、政府部门与企业相联合的形式,聚焦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联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是省社科联为深入推进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加快构建江苏新型智库体系,聚合全省高职院校社科研究资源,更好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全省共有36家高职院校提交了申报材料,最终10个研究机构获立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6个研究机构获立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培育基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转型发展进入上升突破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科学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对实现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目标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系统谋划,扎实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12月23日,我校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就广泛征求对学校“十四五”规划讨论稿的意见建议进行工作部署。会议由校长崔新有主持。
会上,崔新有首先指出,为切实加强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学校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总规划与8个分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自今年7月学校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以来,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校召开多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各工作小组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国家和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性文件精神,广泛深入开展校内外调研论证,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反复讨论修改,目前已形成总规划与8个分项规划的讨论稿。崔新有强调,与会人员要善于观大势、谋大局、育先机、开新局,要聚焦新型大学的使命任务,明方向、抓重点、促发展,结合校情,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规划讨论稿,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崔新有就规划讨论稿的文本修改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指导性文件。二是结合校情,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思考在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校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的举措,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做出江苏开放大学应有的贡献。三是充分认识党代会报告、事业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精神,确保“十四五”时期把党代会所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细落实。四是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攻坚克难的决心,认真研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的优化完善,为学校“十四五”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环境。
“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各职能部门、学院主要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
12月30日下午,我校办学系统迎新年师生文艺汇演在应天校区体艺馆隆重举行。江苏开放大学全体校领导、办学系统部分领导、全体中层干部以及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晚会通过江苏教育频道荔枝教育直播以及图片直播的形式展现给社会大众。
本次晚会主题为“凤凰展翅 筑梦启航”,通过专题片《致敬,奋进江开这一年》向全社会展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以及我校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晚会共有11个节目组成,共约260余名演员参加了演出。
青春洋溢的开场舞《向梦想出发》拉开了晚会的序幕,用激昂的音符喜迎新年的到来;朗诵《青春的报告》展现了开大学子最美的年华;舞蹈《绽放》《kill this love》以及校园歌曲联唱《青春派对》将江开学子年轻飞扬的青春风采发挥得淋漓尽致;《非凡匠心》和《梨园芬芳》体现了江苏开放大学全省办学系统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全面推进社区教育积极实践的成果,通过非遗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动唤醒全社会对于传承与创新的再思考,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T台秀《华服雅韵》展现了办学系统乐龄学员们的古韵东方风采,绽放时光之美;民族歌舞联欢《锦绣大中华》、合唱《追寻》、大歌舞《筑梦中国》,用最美的歌舞,最真诚的祝愿,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
为树立典型,弘扬正能量,激发全体师生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促进良好学风、校风、教风的行成,增强校园活力,创建草根特色品牌,打造和谐校园文化,本次晚会还特别增设了“年度最美人物”的颁奖环节,分别是“学生年度人物”“校园最美人物”奖项。
一元复始,金牛贺岁报春来。万象更新,紫气满堂迎锐志。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江苏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王建明、校长崔新有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开放大学代表们以视频VCR的形式为全校师生寄予新年祝福。